资讯动态
大肠埃希氏菌检测标准(大肠埃希氏菌检测标准)
作者:霍尔德电子 更新时间:2025-08-24
大肠埃希氏菌(E. coli),通常称为大肠杆菌,是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的主要种类。它主要附生在人或动物的肠道里,其污染可能引发腹泻、膀胱炎等疾病。水体中检测到大肠埃希氏菌,常提示粪便污染风险,因此快速、准确的检测对于公共卫生至关重要。
大肠埃希氏菌是世界各国环境管理中最具代表性的卫生学指标。我国GB 5749-202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大肠埃希氏菌在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目前,检测大肠埃希氏菌的标准方法包括多管发酵法、滤膜法等,这些方法的样品培养时间长达24小时以上,且结果需要人工读取计数,对于需要快速做出应急处置或放行决策的水质分析实验室、瓶装水生产企业和环境监测部门,存在一定局限。
底物法是一种用于检测水样中大肠埃希氏菌的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大肠埃希氏菌能产生特定的酶(如β-葡萄糖醛酸酶)来分解特定的底物(如MUG),从而产生可检测的信号(如荧光)。该方法通常采用培养基和试剂盒,通过将水样与培养基混合后,在特定条件下培养,通过观察颜色变化或荧光反应来判断是否存在大肠埃希氏菌。检测过程通常在24小时内完成,操作简便,适合快速检测。该方法已被纳入国家标准,如GB/T 5750.12-2023《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中,用于检测生活饮用水中的大肠埃希氏菌。此外,该方法还适用于船舶压载水等特殊场景的检测。
大肠埃希氏菌酶底物法是一种快速、简便且标准化的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水质监测和微生物检测领域。
本文网址:http://www.codjcy.com/xwzx/1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