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农村水污染现状(农村水污染如何治理)
作者:霍尔德电子 更新时间:2025-07-05
截止2017年,农村水污染中的化学需氧量(COD)499.62万t,氨氮(NH4+-N)24.50万t,总氮(TN)44.65万t,总磷(TP)3.69万t,动植物油19.80万t,分别占全国生活源污染物的50.80%、35.05%、30.47%、38.68%、63.93%。农业污水涉及到种植业、水产养殖业、畜禽养殖业的建制县分别为3061个、2843个、2981个。农村水污染不仅会造成地表水富营养化,还会导致地下水硝酸盐(NO3-)污染等问题。
农村污水特征与收集方式与城镇污水有较大差异,处理农村水污染不仅要考虑土地资源利用和经济效益,还要因地制宜的设计污水处理技术。我国农村污水处理技术主要分为三类:生物处理技术、生态处理技术、生物+生态组合处理技术。
1.生物处理技术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是通过厌氧或兼氧微生物对可溶性和颗粒型物质进行降解,产生甲烷(CH4)和二氧化碳(CO2)等物质。水平流式三格化粪池是第一代厌氧反应器,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也是农村水污染最早实行的生物处理技术,利用沉降和厌氧发酵原理去除水中的悬浮性有机污染物,目前,我国有关化粪池的技术革新,主要集中于对水流状态和填料性能的改进。
2.生态处理技术
我国生态处理技术发展于20世纪70年代,在20世纪末广泛应用于农村水污染处理。人工湿地是对与沼泽类似的地面进行改造,将污水和污泥按一定比例投配到人工湿地上,利用根系发达的水生植物创造厌氧、兼氧、好氧的环境,实现各类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作用,净化水质。稳定塘是通过向人工挖掘的池塘中添加菌藻,利用水生植物、菌藻系统、微生物作用共同降解水中的污染物。稳定塘中的微生物利用藻类光合作用产生的氧进行同化作用,净化水质,实现无动力农村污水的净化过程。土地处理技术是通过管道设备将污水投配到天然土壤或复合土壤层中,通过沉淀、过滤、吸附和生物降解作用去除污染物。目前应用较多的有地表漫流生态处理系统、多介质土壤地下渗滤系统等。
3.生物+生态组合处理工艺
该法生物处理单元利用好氧或厌氧微生物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含N、P污染物,生态处理单元通过植物和菌藻等进一步去除污染物。由于我国农村水污染分布特点以及缺乏长期运行管理,生物+生态组合工艺将农村污水与农业有机结合,更符合农村水污染处理因地制宜、资源化利用的原则,也是当前我国农村污水治理的重要技术。
本文网址:https://www.codjcy.com/gsxw/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