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水质溶解氧检测仪原理(水质溶解氧检测仪如何选择)
作者:霍尔德电子 更新时间:2025-07-05
水中的溶解氧对于生物的环境和水质污染情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通过使用水质溶解氧检测仪检测的溶解氧含量,可以反映水体受污染的程度、控制工业给水水质的重要指标及评价水生生物生存状况。今天小编就主要介绍一下水质溶解氧检测仪工作原理及选择注意事项。
水质溶解氧检测仪原理:
1.碘量法水质溶解氧检测仪工作原理:
在水中加入硫酸锰及碱性溶液,生成氢氧化锰沉淀。由于氢氧化锰性质极不稳定,迅速与水中溶解氧反应生成硫酸锰。15分钟后加入浓硫酸使棕色沉淀与溶液中所加入发生反应,而析出碘,溶解氧越多,析出的碘也越多,溶液的颜色也就越深。 用移液管取一定量的反应完毕的水样,以淀粉做指示剂,用标准溶液滴定,计算出水样中溶解氧的含量。
2.电极极谱法水质溶解氧检测仪工作原理:
两极间加恒定电压,电子由阴极流向阳极,产生扩散电流;一定温度下,扩散电流与溶解氧浓度成正比;建立电流与溶解氧浓度的定量关系;仪器将电流计读数自动转换为溶解氧浓度,并在屏幕上显示溶解氧值。
3.荧光法水质溶解氧检测仪工作原理:
调制的蓝光照到荧光物质上使其激发,并发出红光,由于氧分子可以带走能量(猝息效应),所以激发红光的时间和强度与氧分子的浓度成反比。采用与蓝光同步的红色光源作为参比,测量激发红光与参比光之间的相位差,并于内部标定值对比,从而计算出氧分子的浓度,经过一些处理,输出溶解氧。
水质溶解氧检测仪如何选择?
1.碘量法水质溶解氧检测仪测定步骤繁杂,不适合现场测定,检测时间相对较长,而且在水藻繁生的水体中,由于光合作用使放氧量增加,可能使水中的氧达到过饱和状态,此时用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比较困难,测定结果不够准确。
2.电极极谱法水质溶解氧检测仪检测步骤简单快捷,仪器价格相对较为低廉,属国家标准方法。但是随着氧气的消耗会在膜和电极上产生污垢,形成氧气梯度会降低反应速度。如果半透膜损坏,电解液容易被污染,会造成电池电势漂移,而漂移会被错误地显示为水样中溶解氧的浓度,因此需定期更换电解液及半透膜。
3.荧光法水质溶解氧检测仪测定步骤简单快捷。相对前两种方法,荧光法测定水中溶解氧无需标定,响应时间快,测量结果稳定,对流量没有要求,无干扰,减少清洗频率,维护量低。
本文网址:https://www.codjcy.com/gsxw/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