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泳池水质氰尿酸检测标准与方法(为什么要检测泳池水质氰尿酸含量)
作者:霍尔德电子 更新时间:2025-07-05
泳池水质中的氰尿酸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副产物,其主要作用是作为稳定剂,与氯结合形成次氯酸,从而增强消毒效果并防止氯在阳光照射下迅速分解。然而,氰尿酸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泳池水质和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一方面,氰尿酸会在微生物或紫外线的作用下缓慢分解为CO2和 NH3,NH3与次氯酸发生可逆反应,对水中的次氯酸起到储存缓释的作用,使其浓度维持稳定,从而延长消毒效果。
而另一方面,缓释作用也意味着发挥消毒作用的次氯酸的浓度会相对降低。特别地,随着次氯酸的消耗氰尿酸浓度会逐渐累积并升高。当其浓度足够高时反而会抑制次氯酸的产生,发生“氯锁”现象:即使投放很高浓度的消毒剂,也不能生产足够的游离氯发挥应有的消毒效果。
根据我国现行标准《游泳池水质标准》(CJ/T 244-2016)和《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GB 37488-2019),室内泳池的氰尿酸浓度应控制在≤30 mg/L,而室外泳池则可放宽至≤100 mg/。此外,新标准GB37488-2019明确规定氰尿酸浓度应≤50 mg/L,以确保消毒效果和安全性。
氰尿酸的检测方法多样,包括比浊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液质联用技术(LC-MS)等。这些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的特点,能够准确测定泳池水中氰尿酸的含量。便携式水质检测仪如TSP-80和Picco等也被广泛应用于泳池水质检测中,能够快速测量氰尿酸浓度。
霍尔德生产的水质氰尿酸检测仪是一款适用于游泳场馆、户内外游泳池、水上乐园、温泉浴池等领域的检测仪,配合快速显色检测试剂,可“快速、简单、准确、稳定”进行测量,拥有精美的外观造型,简单的操作界面,准确的检测系统,帮助用户获得精细的数据,可更准确、有效的分析水体状况,及时避免损失。
本文网址:https://www.codjcy.com/hydt/1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