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动态
饮用水新国标修订“氯酸盐”指标名称的原因(饮用水氯酸盐正常值)
作者:霍尔德电子 更新时间:2025-07-05
GB 5749-202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将常规指标“氯酸盐(使用复合二氧化氯消毒时)”的名称修改为“氯酸盐”,删除了限定条件,这次修订表明无论采用何种消毒工艺,出厂水氯酸盐指标均不得超过0.7mg/L的限值。
饮用水新国标修订“氯酸盐”指标名称的原因:
由于不仅复合二氧化氯消毒工艺会产生氯酸盐副产物,而且次氯酸钠消毒工艺中也会产生氯酸盐,因此把“氯酸盐”的名称做了修改。
降低氯酸盐产生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水厂采购成品次氯酸钠时,除了按照现行标准来测定有效氯和重金属杂质以外,还应检测氯酸盐的含量。
(2)现场制备次氯酸钠,应控制反应温度等条件以尽量降低次氯酸盐含量。
(3)次氯酸钠应该存放在阴凉干燥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夏天的存放时间不超过10天;气温常年较高的区域,建议夏天采用空调等控温措施降低储存温度,尽量控制室温在25℃以下。
(4)储罐中的次氯酸钠用完后再添加,避免因储存时间过长不断分解产生氯酸盐副产物。
(5)若购买高浓度次氯酸钠,则需现场进行稀释后进行储存。
水质氯酸盐检测仪大多采用比色法,可以实现现场检测水中氯酸盐含量,广泛应用于自来水二氧化氯消毒、次氯酸钠消毒的副产物氯酸盐含量的测定。
本文网址:https://www.codjcy.com/xwzx/1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