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动态
【讨论】废水中BOD的测定结果有没有可能大于COD?
作者:霍尔德电子 更新时间:2025-07-05
水质监测中,在不考虑实验误差的情况下,废水CODCr的测定结果是不是一定比BOB5大?仅从理论上来分析,有没有出现结果相反的可能性?
生化需氧量(BOD)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水中可氧化的物质,特别是分解有机物的生化过程消耗的溶解氧。理论上,测定水样中生化需氧量的时间是无限长的,所以国内外普遍的做法是测定五日生化需氧量(BOB5)。一般在无特别说明的情况下,BOB指的是BOB5。BOB5的测定方法详见HJ 505-2009《水质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 稀释与接种法》。
化学需氧量(COD)是指利用化学氧化剂将水中还原性物质氧化分解,所消耗的氧化剂相对应的氧的质量浓度。使用不同的氧化剂,测出来的COD值也不同。使用高锰酸钾作为氧化剂测出来的COD称为CODMn(高锰酸盐指数),使用重铬酸钾作为氧化剂测出来的COD称为CODCr。一般在无特别说明的情况下,COD指的是CODCr。CODCr的测定方法详见HJ 828-2017《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
通常情况下,重铬酸钾对水中还原性物质的氧化能力要大于微生物,所以普遍都认为CODCr的测定结果会比BOB5大。现实中也确实如此,起码小编见过的都是这样。
从HJ 828-2017方法原理可知,在酸性重铬酸钾条件下,芳烃和吡啶等一些有机物难以被氧化。难以被重铬酸钾氧化的一些有机物,并不代表就不能被微生物氧化分解。所以,CODCr和BOD5并不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而是有交集的。它们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假如在某种废水中,大部分的还原性物质恰好都是这种难以被重铬酸钾氧化,却又能被微生物氧化分解的有机物,那么BOD5的测定结果大于CODCr,并不是没有可能。对于环境水体(地表水、海水、地下水),因为在一定空间上,污染物分布是均匀的,所以存在上面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如果出现BOD5的测定结果大于CODCr的情况,通常是监测过程出现了问题。
本文网址:https://www.codjcy.com/xwzx/1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