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动态
【行业】控制或减少自来水消毒副产物生成的方法
作者:霍尔德电子 更新时间:2025-07-06
自来水消毒副产物是指在自来水处理过程中,由于消毒剂(如氯气、二氧化氯等)与水中有机物或无机物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的副产品。这些副产物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危害,因此需要严格控制其浓度。今天主要介绍一下控制或减少自来水消毒副产物生成的方法。
一、优化消毒前的处理工艺
1.强化混凝沉淀
在消毒前对原水进行混凝沉淀处理,可以去除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和悬浮物。通过选择合适的混凝剂(如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等),优化混凝剂的投加量、搅拌速度和反应时间等参数,能够有效地降低水中有机物的含量,从而减少消毒时消毒副产物的生成量。例如,一些自来水厂在原水有机物含量较高时,通过增加混凝剂的投加量,并延长反应时间,使水中的腐殖酸、富里酸等有机物形成较大的絮体沉淀下来,大大减少了后续消毒过程中消毒副产物的生成 “原料”。
2.活性炭吸附
活性炭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对水中的有机物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在消毒前设置活性炭吸附单元,可以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尤其是那些难以通过混凝沉淀去除的小分子有机物。这对于减少消毒副产物的生成具有显著的效果。
二、优化消毒工艺参数
1.精确控制消毒剂投加量
无论是氯、次氯酸钠、二氧化氯还是臭氧,投加量的精确控制都是至关重要的。过少的投加量无法达到消毒的目的,而过多的投加量则会导致消毒副产物的大量生成。
自来水厂可以安装先进的消毒剂投加设备,如自动投加系统,并结合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水中的微生物含量、有机物含量等指标,根据这些指标自动调整消毒剂的投加量。
2.选择合适的消毒组合工艺
采用多种消毒方法组合的工艺,可以在保证消毒效果的同时,减少消毒副产物的生成。例如,先采用臭氧进行预消毒,臭氧可以快速分解水中的有机物,降低其后续与氯反应生成消毒副产物的可能性;然后再采用少量的氯进行二次消毒,以保证在管网输送过程中的持续杀菌能力。这种组合工艺能够有效地减少三卤甲烷等消毒副产物的生成量。
三、加强对原水水质的保护
1.水源地保护
水源地是自来水厂的 “源头活水”,保护水源地的水质对于减少消毒副产物的生成具有根本性的意义。这包括防止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非法排放,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如农药、化肥的使用)等。
例如,通过建立水源地保护区,加强对保护区内的环境监管,禁止在保护区内新建污染企业,对已有的污染企业进行搬迁或整改。同时,推广生态农业,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降低水源地水中有机物的含量。
2.管网维护
自来水在管网输送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管道老化、腐蚀等原因引入新的有机物,从而增加消毒副产物的生成风险。因此,加强管网的维护和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定期对管网进行检测和维修,更换老化、损坏的管道,采用新型的耐腐蚀管道材料(如球墨铸铁管、PE 管等),可以减少管网对水质的二次污染,降低消毒副产物的生成可能性。
在自来水消毒工艺中,控制或减少消毒副产物的生成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消毒前的处理、消毒工艺本身以及原水水质保护等多个方面入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保障自来水消毒效果的同时,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饮用水。
本文网址:https://www.codjcy.com/xwzx/1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