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动态
水质总有机碳测定原理(水质总有机碳测定步骤)
作者:霍尔德电子 更新时间:2025-07-05
非色散红外法是测定污水中总有机碳含量的重要方法,其原理是利用燃烧氧化将采集的污水样品分别注入高温燃烧管及低温燃烧管,使用催化剂将水中的有机物、碳酸盐、碳酸氢盐等含碳物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然后通过红外气体检测仪,测定总碳含量以及无机碳含量,最后按照公式计算出总有机碳含量。
水质总有机碳测定步骤:
1.水样采集和预处理方法
水样在采集后要立即进行分析,否则水中的有机化合物会氧化或者被微生物分解,如果不能及时的检测,水样要保存在低温环境下进行保存。如果发现水样的总碳浓度大于工作曲线测定范围,可以采用不含有二氧化碳的一级纯水对水样进行稀释,如果水样中的有机碳浓度很低,而无机碳的浓度很高,又或者总碳浓度小于10mg/L时,可以取20mL该水样加入50%的盐酸数滴,使水样的pH值为2。在通入净化后的空气2-5分钟,去除水中的无机碳后进行检测。
2.检测步骤
水质总有机碳检测前需要预估水样中总碳的大致含量,这样才能选择适宜的进样量。在同一水样中用微量注液器取一份样品注入总碳进样口,再取一份样品注入无机碳进样口,然后进行检测。
水质总有机碳检测注意事项:
1.检测中30mg/L以下的无机碳标准溶液要现用现配,避免其长时间与空气接触而氧化。
2.总有机碳检测仪器的除水装置要定时更换,避免水样燃烧后产生的水蒸气影响到检测结果。
3.在总有机碳检测仪器使用正常情况下,注入水样或标准溶液时,如果平行检测不佳,要检测催化剂是否失效,并按照相应总有机碳检测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更换。
本文网址:https://www.codjcy.com/xwzx/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