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水质臭氧消毒原理(水质臭氧的测定方法)
作者:霍尔德电子 更新时间:2025-07-05
臭氧在大气环境中天然存在、能吸收紫外线辐射,是一种具有鱼腥气味的气体,与氧气是同素异形体,化学式是O3。臭氧几乎对所有病菌、病毒、霉菌、真菌及原虫、卵囊都具有明显的灭活效果。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其分子极不稳定,能分解产生氧化能力极强的单原子氧(O)和羟基(OH),是独有的融菌型制剂,可迅速融入细胞壁,破坏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内部结构,短时间内破坏细菌、病毒、各种霉菌、真菌、原虫孢体卵囊及微生物的生物结构,使之失去生存条件。
臭氧不仅灭菌速度快,灭菌率高,还可去色除臭,但很不稳定,容易被还原分解,持续性差(10 min~15 min即可衰减一半;40 min后浓度几乎衰减为零),因此,一般与其他消毒剂联合使用,比如氯,以维持水中一定消毒剂水平。臭氧虽然自身会分解成氧气,但消毒过程仍会产生副产物,如氮氧化物、溴酸盐、甲醛等。
只有把臭氧溶解到水中,使水中含有一定浓度的臭氧,并维持一定的反应时间,才能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因此需要对水中臭氧余量进行监测。由于臭氧在水中稳定性很差,因此最好现场取样立即测定。臭氧常用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碘量法、靛蓝法、DPD法,其中碘量法与靛蓝法是《GB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推荐的臭氧检测方法。
本文网址:https://www.codjcy.com/gsxw/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