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城市排水防涝体系建设行动计划(城市排水防涝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作者:霍尔德电子 更新时间:2025-07-05
城市排水防涝系统是暴雨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与健康、社会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三部委联合印发了《“十四五”城市排水防涝体系建设行动计划》,结合近年来相关城市排水防涝的经验教训,明确了重点问题的改进方向和要求,为推进城市排水防涝系统高质量建设助力。
一、“行动计划”是对“实施意见”的细化
2021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城市内涝治理的实施意见》,针对消除全国新老城区内涝现象,提出2025年工作目标和2035年总体要求。“行动计划”体现了“实施意见”中“三个统筹”和系统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的指导思想,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细化了“十四五”内涝治理工作的具体方向和重点内容。
二、突出城市防洪排涝设施薄弱环节排查的重要性
提高了排查的深度。“行动计划”首次提出设施能力的分析和评估,要分析“河道排涝与管渠排水能力衔接匹配”,要按排水分区评估“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可应对降雨量”。
加大了排查的广度。除了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外,还要求对城市防洪工程设施、城市自然调蓄空间和城市排水防涝应急管理能力进行排查,分析河道行洪能力,研判山洪、风暴潮等灾害风险,避免因流域洪水或山洪造成外河水位上涨,对城镇排水防涝系统产生顶托甚至倒灌,从而导致城市严重内涝。
提升了排查的精度。明晰了对城市排水防涝应急管理能力的排查要求,特别强调排查城市供水供气等生命线工程、车库、建筑小区地下空间、各类下穿通道、地铁、变配电站、通讯基站、医院、学校、养老院等重点区域或薄弱地区防汛安全隐患和应急抢险装备物资布设情况。
三、系统建设排水防涝工程体系,补齐设施短板
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从雨水径流的产生到末端排放的全过程控制。目前,我国设计标准与国际标准基本接轨,但已建城区雨水管渠提标改造困难诸多。因此,“行动计划”提出:一是要求保证设施原有的排水能力,加强管网的清疏养护,避免设施功能性缺陷;禁止封堵雨水排口,避免设施功能丧失;严格限制人为壅高内河水位,避免下游顶托排水不畅。二是要求因地制宜提高设施排水能力,按照国家标准改造或增设泵站,提高自排不畅的雨水系统以及立交桥区、下穿等易涝点的排水能力。
四、加快构建城市防洪和排涝统筹体系,注重规划引领
外洪进城、河湖水位过高都会影响城市排涝能力,因此,“行动计划”提出加快构建城市防洪和排涝统筹体系,实施防洪提升工程、强化内涝风险研判、实施城市雨洪调蓄利用工程、加强城市竖向设计和实施洪涝“联排联调”。
五、完善城市内涝应急处置体系,增强城市韧性
严重的城市内涝会引发交通中断、基站通讯中断、二次供水中断等事故,严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
城市排水防涝工程是系统工程,需要伴随城镇化发展持续推动,解决内涝问题不能一蹴而就。城市排水防涝体系建设行动计划指导我们用5年的时间,用系统和精准的措施,让老百姓有获得感和幸福感。在这个基础之上,还要久久为功,持续加强城市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不断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本文网址:https://www.codjcy.com/hydt/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