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水质悬浮物检测标准(水质悬浮物检测常见问题)
作者:霍尔德电子 更新时间:2025-07-05
水质悬浮物检测标准是多少?在中国地表水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没有直接规定悬浮物标准含量,而是规定透明度,再计算而得对应的TSS。水质中的悬浮物是指水样通过孔径为0.45um的滤膜,截留在滤膜上并于103~105℃烘干至恒重的固体物质。国家对于生活污水、废水、地下水和地表水等水中悬浮物的排放指标都做出了相关规定,它是衡量水污染程度的指标之一。
地表水中存在悬浮物会使水体浑浊,降低透明度,影响水生生物的呼吸和代谢,甚至造成鱼类窒息死亡。悬浮物多时,还可能造成河道阻塞。造纸、皮革、选矿和喷淋除尘等工业操作中产生大量含无机物、有机物的悬浮物废水,水体中的有机悬浮物沉积后易厌氧发酵,使水质恶化。
污水处理中悬浮物指标是否达标,主要取决于生物系统污泥的质量是否良好、二沉池的沉淀效果以及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控制是否恰当。目前,对水质悬浮物的检测一般采用的是《水质 悬浮物的测定 重量法 GB11901-89》标准。
但是在实际分析工作中,有的水样在抽滤后肉眼观察滤膜上有明显悬浮物,但是恒重后滤后滤膜反而轻于滤前滤膜,出现样品测定为负值的现象。对此,经过研读标准、查阅资料和试验验证,发现滤膜本身含有水溶性物质,在抽滤较干净水样时,会跟着样品抽滤损失掉。而将空白滤膜先经过蒸馏水浸泡,后进行恒重,再进行水样抽滤分析,悬浮物负值情况不再出现。
本文网址:https://www.codjcy.com/hydt/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