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污水粪大肠菌群检测方法(水质粪大肠菌群检测的重要性)
作者:霍尔德电子 更新时间:2025-07-05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污水和城镇污水监管工作,防止新型冠状病毒通过污水传播扩散,各地相关部门要督促城镇污水处理厂切实加强消毒工作,确保出水粪大肠菌群数指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粪大肠菌群作为水体粪便污染的指示菌,其在地表水水质监测评价中具有重要意义。精确、快速、可靠的粪大肠菌群检测方法对于准确及时地检测水域粪大肠菌群的污染状况、有效预报和控制流行疾病的发生与传播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目前,常见的粪大肠菌群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多管发酵法、滤膜法、酶底物法等。下面我们来了解下吧!
1.多管发酵法
主要是通过污染水样接种入根试管中进行恒温培养,利用大肠菌群繁殖时使乳糖发酵,并能使乳糖蛋白胨培养液变黄,同时产生气泡的特有现象,根据不同接种量的发酵管所表现阳性结果的数目,从MPN表中查的相应的MPN指数,计算每升水中粪大肠菌群的最近似值。
2.滤膜法
将水样注入已灭菌的放有孔径为0.45μm滤膜的滤器中,经过抽滤,将细菌截留在膜上,然后将滤膜贴于M-FC培养基上,经44.5℃温度下进行培养,计数培养基上呈蓝色或蓝绿色的菌落,计算出每升水的粪大肠菌数。
3.酶底物法
将加入酶底物检测试剂的100ml水样注入51孔或97孔的定量测量盘中进行密封后培养,由于大肠菌群细菌能产生一种β-半乳糖苷酶分解PG使得培养液呈黄色,同时大肠埃希氏菌可以产生葡萄糖醛酸酶分解MUG,培养液将会在波长366nm紫外光下产生荧光反应。通过计算有黄色反应和荧光反应的孔穴数,可对照MPN表查出其代表的粪大肠菌群最可能数。
通过以上对比,多管发酵法和滤膜法这两种方法检测粪大肠菌群时间相对较长(48~72h),需确认试验,试验步骤较为繁琐,干扰因素多,并且不适合大量样品的分析,也不能对水的卫生学状况做出快速评价;而酶底物法检测粪大肠菌群只需18~24h培养即可报告结果,操作简便、结果可靠,无需确认试验。
本文网址:https://www.codjcy.com/hydt/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