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池塘中的氨氮是什么(氨氮的毒性和水环境的关系)
作者:霍尔德电子 更新时间:2025-07-05
池塘中的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鱼虾蟹粪便中含氮有机物很不稳定,容易分解成氨。水中氨氮含量增高时指以氨或铵离子形式存在的化合氮。
池塘氨氮过高对养殖品种有哪些害处?
当氨(NH3)通过鳃进入水生生物体内后,氨氮在血液中的浓度升高,血液pH值随之相应上升,水生生物体内的多种酶活性受到抑制,并可降低血液的输氧能力,破坏鳃表皮组织,降低血液的携氧能力,导致氧气和废物交换不畅而窒息。此外,水中氨浓度高还会影响水对水生生物的渗透性,降低内部离子浓度。
氨氮的毒性和水环境的关系:
1.氨氮的毒性和温度的关系
氨氮的毒性和温度,PH有很大关系,氨氮的毒性主要来自于水体里的分子态的氨,离子态的氨对养殖品种无毒害作用,但当温度升高,PH升高以后离子态的氨会转换为分子态的氨,同时分子态的氨的毒性也会随之升高。
2.氨氮的毒性和PH的关系
在pH值为7.8-8.2范围内,温度每上升10℃,非离子氨的比例增加一倍,而在同样的温度下,PH每升高一,氨氮的毒性升高10倍。
3.氨氮的毒性和溶解氧的关系
较高溶氧有助于降低氨氮的毒性。溶氧高的情况下可以促进氨氮的降低,氨(NH3)被亚硝化细菌氧化成亚硝酸,亚硝酸再被硝化细菌氧化成硝酸,称为硝化作用,硝化作用需要消耗氧气,当水中溶氧浓度低于1-2 mg/L时硝化作用速度明显降低。
4.氨氮的毒性和盐度的关系
盐度对氨氮的毒性有较大的影响,盐度越低,氨氮的安全浓度越小;盐度上升氨氮的毒性则会降低。
本文网址:https://www.codjcy.com/hydt/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