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动态
溶解氧是什么意思(溶解氧最佳范围是多少)
作者:霍尔德电子 更新时间:2025-07-05
关于水质表征的重要参数,除了pH、电导率外,溶解氧是我们经常会听到的一个词汇。那么,什么是溶解氧呢?顾名思义,溶解氧是溶解在水中的空气中的分子态氧,英文名为Dissolved Oxygen,简称DO。测量溶解氧是继测量 pH、电导率之后最常用的一种水质监测方法,也是衡量水质好坏的重要指标,跟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以百分比计算不同,水体中的溶解氧是以mg/L来进行计量。
01.溶解氧与哪些因素有关?
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与空气中氧的分压、水的温度都有密切关系,在20℃、100kPa下,纯水里大约为溶解氧9mg/L,如果水体存在污染,那么这些污染的有机或无机化合物在好氧菌作用下发生生物降解,要消耗水里的溶解氧,从而导致溶解氧的含量降低。
02.溶解氧会影响水质的好坏吗?
通过测量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可以大致判定是否存在污染物,溶解氧值是研究水自净能力的一种依据。水里的溶解氧被消耗,要恢复到初始状态,所需时间短,说明该水体的自净能力强,或者说水体污染不严重。否则说明水体污染严重,自净能力弱,甚至失去自净能力。
03.测量水中的溶解氧有何意义?
当水中的溶解氧值降到5mg/L时,一些鱼类的呼吸就发生困难。当水体受到有机物污染,耗氧严重,溶解氧得不到及时补充,水体中的厌氧菌就会很快繁殖,有机物因腐败而使水体变黑、发臭。总之,作为一种重要的水质参数,溶解氧的高低直接反应了水质的好坏,更好的指导我们对水体进行处理,服务于人类和生物生活以及工业应用。
本文网址:https://www.codjcy.com/xwzx/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