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动态
什么是浊度(饮用水浊度检测的重要意义)
作者:霍尔德电子 更新时间:2025-07-05
反映饮用水水质的指标参数有很多,其中浑浊度(简称浊度)是最为重要的指标之一。浊度是水相对清澈度的量度。它是水的光学特性,是当光线照射通过水样时,水中颗粒物质散射的光量的测量值。这些颗粒物质的尺寸一般在微米及以下量级(作为对比,头发丝的直径约70微米),被称为胶体。当水中胶体物质浓度较高时,容易造成光线的散射,使水看起来浑浊、不透明。人们对浑浊度较高的水,在感官上就不容易接受,因此水的浊度一般被列为感官指标。浊度的单位为NTU。当水中含有1 mg/L(即质量比为百万分之一)的二氧化硅胶体时,对应1 NTU。
一般百姓对浊度只有模糊的概念,也没有专业的仪器来检测,但都知道自来水不应该浑浊不清以及没有肉眼可见的杂质。实际上,浊度简单易测,也是衡量水质良好程度的核心指标之一。它既是反映饮用水的物理性状的一项指标,用以表示水的清澈或浑浊程度,也是间接的微生物指标。浊度既能反映水中微生物的浓度水平,还直接影响消毒对病原微生物的灭活效果。
不洁净的水可能含有病毒、大肠杆菌、隐孢子虫和贾第鞭毛虫(俗称“两虫”,属原后生动物)等病原微生物。由于这些微生物的大小也在微米及以下量级,因此也是浊度的组成部分。一般认为,当水的浊度低于0.3 NTU时,其中的病原微生物浓度会非常低。此外,消毒是控制水中病原微生物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当水的浊度值低于1 NTU时,由于受水中胶体物质的屏蔽作用很小,消毒时对病原微生物的灭活效果和保障率更高。因此,水的浊度不但是感官指标,也是间接的微生物指标。
正是出于以上对浊度的科学认识,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和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版《饮用水水质准则》(第四版)将龙头水的浊度最高限值定为1 NTU。同时各大供水企业将出厂水的浊度内控指标值定在0.3 NTU甚至更低,有效保障了供水水质安全,消除饮水微生物风险。
本文网址:https://www.codjcy.com/xwzx/1203.html